12月4日,由研究生部主辦、各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承辦、《北京城市學院學報》編輯部協辦的2024年研究生學術月在航天城校區盛大開幕。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會長、全國社會工作碩士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馬鳳芝教授,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生導師、研究生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兼戲劇與影視分委會召集人、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兼影視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海洲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教育分會副會長、中國藥學會民族藥專委會委員柴興云研究員等出席開幕式,研究生部、各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碩士生導師代表及全體研究生等400余人參加活動。開幕式由研究生部副主任馮璐主持。

本屆研究生學術月主題為“研途求索篤行致遠 科創報國挺膺擔當”,站在建校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的號召,進一步繁榮校園學術氛圍,拓展學術視野,培育創新文化,搭建跨學科、多元化、導學互動的學術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育人軟環境,引領研究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卓越創新人才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棟梁。

開幕式上,現場嘉賓和師生共同舉行了點亮儀式,拉開了2024年研究生學術月的帷幕。

研究生部主任張會瑩在開幕致辭中系統回顧了學校建校40周年風雨兼程之來路,深刻闡述了研究生開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對研究生寄予三點殷切期望:第一,科研的靈魂是探索創新,要保持專業好奇心與探索精神;第二,科研的本質是求真求實,要培養嚴謹的科研態度;第三,科研的底線是學術道德,要注重倫理與責任。希望每位研究生都能在學術道路上不斷攀登,成為具有深厚學術底蘊、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
研途求索講壇環節,五位特邀嘉賓聚焦研究生科研工作和人才培養,圍繞各自的研究方向作了精彩紛呈的報告,分享了他們的研究心得、學術感悟和培養經驗,現場師生受益匪淺、滿載而歸。

馬鳳芝教授以“向社會學習,為社會服務——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實踐”為主題,從中國人的大學觀與大學社會使命談起,介紹了大學服務社會的重要意義。

王海洲教授以“厚積薄發,知行合一——研究生成長道路的思考”為主題,探討了研究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要素和成長路徑,為研究生提供了全面而實用的成長建議。

柴興云研究員以“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中藥專碩研究生”為主題,梳理了關于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中藥專碩生的實用指南。

劉金菊教授以“研究生階段的科學研究指南:探索、成長與創新”為主題,指明了科學研究對于研究生的重要性,分享了開展科學研究的路徑和技巧。

黃三勝教授以“研究照亮前行之路——關于學習中探尋研究點的思考”為主題,以藝術設計中研究點的探尋為主線,鼓勵研究生將找到的研究點積極應用于項目實踐。

隨著學術月活動華彩啟航,師生收獲了豐碩的智慧啟迪和經驗感悟。接下來的一個月,學校將通過“大師領航、朋輩引航、賽事助航、導師護航、成果啟航”5個分論壇,持續為研究生碰撞思想、展示成果提供廣闊平臺,助力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