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新中國史學習,增強師生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12月19日,由國史進校園(紅色經典進校園)活動組委會與我校共同主辦、表演學部學管黨支部承辦的“國史大講堂”走進順義校區,為師生帶來一場精彩的大思政課。

當代中國研究所原副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國史進校園組織委員會主任張星星擔任主講人。國史進校園辦公室副主任李立、國史進校園圖書部副主任李映琦、少年強國工作委員會宣傳教育部副主任武旺祿等組委會嘉賓,我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秦士友、學工委副書記陳怡等出席活動。近220名師生聆聽講座,現場氣氛熱烈。

張星星教授以《新中國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教科書》為題展開授課,深入剖析了新中國史的重要意義。他從中華民族重視歷史的優良傳統切入,闡述了新中國創立的劃時代意義,以及新中國成立75年來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與歷史啟示。授課過程中,他旁征博引,通過生動案例帶領師生回顧了新中國的巨大變革歷程,生動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新中國史蘊含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是當代青年深入了解國家發展、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教材。授課期間,師生們全神貫注,認真聆聽,兩名學生代表在講座后發言,表示深刻領悟到愛國主義精神的深厚內涵與強大力量,深感身為中國人的驕傲,深刻體會到新中國在逆境中崛起的偉大。

講座結束后,張星星與秦士友共同為北京城市學院“新中國史思政教育基地”揭牌,開啟學校思政教育新征程。秦士友表示,學校將以此為契機,深化思政教育,與國史進校園組委會加強合作,打造特色品牌,助力師生成長與國家發展。

國史進校園(紅色經典進校園)活動組委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與有關單位共同成立的組織實施新中國史學習教育的專門工作機構,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成立30周年賀信精神,創新宣傳方式,加強教育引導,以國史必修課為抓手,以“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充分發揮國史教育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學術內容價值,在高校廣泛組織開展“國史大講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