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校表演學部表演定制班歷時半年,精心打造原創劇目《地下長城》。5月18日,該劇受邀參加在北京舞蹈學院舉辦的“‘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2024年度“紀念館之星”培育計劃優秀成果集中展示活動,受到現場師生和參會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領導的一致好評。6月28日,劇組再次受邀在香山革命紀念館為大中小學生、廣大群眾獻上演出,演出受到了北京衛視等多家媒體報道。此外,劇組還前往街道社區、中小學開展演出。截至目前,該劇已在校內外演出十余場,覆蓋觀眾3000多人次。

《地下長城》是一部聚焦“地道戰”題材的原創舞臺劇,展現了北京市順義區焦莊戶軍民創造的“地下長城”軍事奇跡。該劇總導演李鵬、編劇高墨及指導教師王丹、吳貝等主創人員秉承“史實為骨、藝術為翼”的創作理念,深度研讀歷史檔案,實地走訪焦莊戶地道戰遺址,采訪革命先烈后代,確保史實精準性,將專業學習與紅色教育有機結合,精心打造出這部兼具歷史真實性與藝術感染力的舞臺佳作。

劇目在歷史還原、劇本創作、舞臺設計等方面均實現了突破性創新。演出中,演員們憑借精湛演技,生動再現了軍民攜手作戰的英勇場景。參演學生在一遍遍排練和演出中不僅收獲了專業技能的提升,還獲得了精神的洗禮,增強了文化自信和歷史責任感。同時,劇中特別設計“時空對話”環節,當代青年與歷史人物的跨時空對白,引發觀眾對抗戰精神時代價值的思考,使觀眾深切領略到兵民作為勝利之本的強大力量。


該作品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實現創新與突破:主創師生采用“環境戲劇”的手法,將部分場次戲劇表演搬進了焦莊戶地道戰遺址,在真實場景中還原歷史。觀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當焦莊戶的人民為抗戰而犧牲時,多位觀眾自發起立敬禮,熱淚盈眶。“仿佛穿越時空親歷了那段歷史”,有同學在觀后感中寫道。這種沉浸式演繹不僅是藝術與空間的融合,更讓愛國主義教育真正抵達觀眾心靈深處。

原創話劇《地下長城》的創作展演既是對抗戰英烈的深情禮贊,更是高校藝術教育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以此劇為契機,我校與香山革命紀念館、北京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達成紅色主題劇目共創展演的長效機制。表演學部將持續發揮“以戲鑄魂、以文化人”的專業優勢,為培養德藝雙馨的新時代文藝人才貢獻北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