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美育教育中心舉辦“美育大師講堂”, 特邀國家級非遺花絲鑲嵌技藝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春明以“指尖的技藝—血脈的文化—時代的匠心—非遺傳承的生命力”為主題,為學校師生帶來一場傳統文化與匠心精神的深度對話。

趙春明大師作為國家級非遺花絲鑲嵌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曾擔任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火炬外觀設計評審委員,其作品曾多次作為國禮贈予國際友人。他用從事花絲鑲嵌技藝四十余載的堅守,讓千年花絲技藝在時代土壤中綻放新芽。

講座中,趙春明大師以“一克金,千絲工”的絕技切入,通過一件件巧奪天工的花絲作品,講述了從掐絲、攢焊到鏨刻的百道工序。他展示的冬奧會獎牌,將冰雪元素與傳統紋樣完美融合;談及為故宮修復明清皇家用品的經歷,他感嘆:“有文化內涵的作品,才是有溫度的作品。”當提到文化傳承時,趙大師以故宮館藏傳統器物造型為原型,再現當代藝術珍品,并提到非遺文化傳承主要包括技藝傳承、文化傳承、精神傳承三個方面。

在提問環節,學生圍繞“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平衡”“非遺創新路徑”等話題踴躍提問。趙大師以親身經歷對學生們深情寄語:“成功者必備要素,是像竹子一樣的虛心,像牛皮筋一樣的韌性,像火一樣的熱情。同學們要堅持不懈,勤奮工作,刻苦鉆研,希望和成就就在你的前方。”
本次講堂旨在通過大師的親述和作品的展示,讓青年學子感觸非遺技藝的溫度,感受中華文化的厚度,在傳承與創新中踐行文化自信。美育教育中心將持續開展“美育大師講堂”,通過搭建“大師+學子”的非遺技藝傳承和對話平臺,讓非遺傳承與美育教育同頻共振,培養更多學會傳統技藝又具創新思維的復合型人才,讓非遺火種在青年學生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