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瓷藝新風——陳烈漢大師從藝四十周年陶瓷藝術作品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由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百嘉藝術館、榮會藝術中心和中國行為法學會法治詩書畫院承辦,我校與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陶瓷文化專委會協辦。展覽旨在全面回顧并系統呈現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我校退休教師陳烈漢教授四十余載藝術生涯的輝煌成就與不懈探索,為首都觀眾提供了零距離欣賞陶瓷藝術的機會。


開幕式現場高朋滿座,80多位來自國家部委、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的領導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本次展覽共展出陳烈漢教授自1983年至今40多年創作的精品力作180余件,涵蓋日用瓷、青花瓷、鈞瓷、現代陶藝和龍泉青瓷五大類。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陳烈漢教授扎實的傳統功底,更凸顯了其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廣闊的藝術視野。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其在龍泉青瓷領域的開創性探索。陳烈漢教授巧妙地將德化泥料與景德鎮的陶瓷裝飾工藝相結合,首創青瓷青花、青瓷描金、青瓷紅綠彩、青瓷絞胎等新品種新工藝,這些創新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當代青瓷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更賦予了古老青瓷以鮮明的時代氣息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瓷藝新風”,對中國陶瓷藝術的當代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我校副校長胡麗琴受邀出席開幕式,并在致辭中盛贊了陳烈漢教授作為教育家的貢獻:“在陳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已先后為我校培養了9位研究生和100多位本科生。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教育的無私奉獻,構成了陳教授獨特而令人景仰的藝術人生。”

陳烈漢教授在答謝辭中深情回顧了自己四十余載與“土與火”相伴的藝術歷程。他表示,將始終不忘初心,繼續在陶瓷藝術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陶瓷文化貢獻力量,并對社會各界長期以來的關心、支持與厚愛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最后,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圍繞“數字技術賦能陶瓷藝術高質量發展”主題高度贊揚了陳烈漢教授的藝術成就,認為其作品是新時代工匠精神的生動詮釋,并宣布展覽開幕。

據悉,“瓷藝新風——陳烈漢大師從藝四十周年陶瓷藝術作品展”將持續至6月12日,周一閉館,其他開館時間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