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副主任劉超美帶隊,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黨委書記、關工委主任白志強,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黨委副書記、關工委秘書長趙寧,北京金融科技學院關工委秘書長刁龍梅,北京印刷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鞠華等領導和專家組成的民辦高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協作會調研一組一行5人蒞臨我校,就我校關工委組織建設及公民共建“手拉手”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調研。清華大學離退休處處長、關工委秘書長聞星火,離退休處副處長、關工委副秘書長袁麗麗,離退休處黨建和關工委高級主管劉新益等我校公民共建“手拉手”單位相關領導與我校黨委書記龔裕,黨委常委、關工委負責人孫仕敏,學工委、關工委相關老師,“五老”代表及“讀懂中國”活動獲獎師生代表共同參加調研。

調研座談交流會在順義校區第二會議室進行,會議由孫仕敏主持。

龔裕在致辭中對調研組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認為此次調研活動對于進一步推動民辦高校關工委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提升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意義深遠。隨后,他對我校關工委工作情況特別是我校關工委探索出的符合校情的關工委、老干部處、退休教工黨支部“三位一體”工作模式進行介紹。

隨后,孫仕敏就我校關工委工作及“手拉手”工作情況進行總結。

校關工委秘書長萬妍以《銀齡紅韻“傳”精神 鑄魂育人“城”特色》為題就關工委工作經驗及成績進行匯報。

聞星火在發言中對兩年來兩校公民共建“手拉手”工作合作歷程進行了回顧,對本校關工委組織體制建設、工作日常機制等進行了介紹,這些寶貴經驗對于我校及民辦高校關工委組織建設等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座談環節由白志強主持。我校關工委原負責人、“五老”代表冉楠,關工委原負責人、“五老”代表龐東輝,關工委副主任、市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五老”代表夏雨生,學工委專職副書記、關工委秘書長陳怡,黨建組織員、老校友代表葛巖,國際文化與傳播學部關工小組副組長、“讀懂中國”活動指導教師代表鄧興軍,“讀懂中國”活動獲獎指導教師代表王培英,“讀懂中國”活動學生代表郝星宇交流發言。

劉超美作總結講話。她對我校自2010年率先在北京市民辦高校設立關工委以來,黨委重視、部門協同、充分發揮“五老”作用所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她認為,在校黨委的高度重視下,我校關工委充分發掘銀齡教師、老校友等“五老”資源,建設了一支有規模的“五老”隊伍,同時探索形成“三位一體”工作模式,組織建設不斷增強;“銀齡紅韻”導師團及各品牌活動的開展,注重紅色基因傳承,切實助力學生成長;公民共建“手拉手”工作成效突出,與清華大學關工委的重視及我校積極主動密不可分,開展的活動有深度,學生受益面廣;“五好”關工委建設方案推進落實迅速;“讀懂中國”活動開展有序,成績突出。她希望我校關工委能一如既往做好關工委各項工作。



調研組還參觀了我校建校40周年專題展、中華文脈與活化利用基地和“五老”活動陣地等,對我校作為民辦高校能夠建立專門“五老”活動陣地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