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我校美育教育中心在航天城校區舉辦“美育大師講堂”系列活動。本期主題為“古毯遺制——解碼宮毯織造技藝的進程”,活動特邀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一級工藝美術品設計師冀豫擔任主講嘉賓,為師生們帶來一場關于宮毯織造技藝的文化盛宴,百余名師生代表到場聆聽。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燕京八絕”中宮毯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冀豫大師深耕傳統織毯領域三十余載,在古毯修復、設計織造及中草藥植物染工藝等方面造詣深厚。活動中,她以“技藝解碼”為主線,系統梳理了中華古毯7000年的歷史脈絡,結合大量實物修復案例,生動展現了古毯織造的復雜工序——從選料、染色、上經到織造、平毯、洗毯,每一步都凝聚著匠人數月心血。她特別強調,宮毯的獨特性在于其“圖必有意,紋必吉祥”的文化內核,以及“經緯交織、密不透風”的工藝標準。一幅幅主題突出的古毯,把中華傳統文化千百年來的吉祥觀演繹得淋漓盡致,處處閃耀著中華文化的燦爛光輝。

在實踐分享環節,冀豫大師傾心講述了她與團隊歷時十余年修復中外古毯萬余件,從中挖掘出百余種瀕臨失傳的編織技法,并成功復原300余款經典古毯樣式。這些成果不僅填補了學術空白,更推動了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創新,使這些傳統技法至今仍被應用于創作中。
講座尾聲,冀豫大師寄語青年學子:宮毯是“指尖上的非遺”,每一根絲線都承載著中華美學的基因,希望更多年輕人能關注傳統工藝,讓千年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生。現場互動環節,師生們踴躍提問,就非遺傳承、技藝創新等話題與大師展開深入交流。
此次活動是美育教育中心“非遺進校園”系列的重要實踐,旨在通過大師引領,搭建傳統文化與美育教育對話的橋梁。未來,中心將持續邀請各領域非遺傳承人開講,助力青年學子在文化浸潤中增強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