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學院:為“非遺”傳承添磚加瓦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7日 15:20 |
(本文轉載自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 漆藝作為中國傳統工藝的代表之一,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作為一種藝術媒介,中國傳統的漆工藝因歷史背景、南北氣候、地域的工藝美術發展狀態不同,而形成了各地市獨具特色的傳統技藝,如北京金漆鑲嵌、福州脫胎漆藝、山西平遙推光漆、湖北楚式漆器髹飾技藝等,都各具風采。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漆藝’研修班”在北京城市學院開班,來自北京、河北、山西、福建、湖北的20名從事漆藝制作和經營管理的代表性學員正式入學,接受了為期一個月的脫產培訓。 北京城市學院2012年開始設置工藝美術專業,是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恢復工藝美術專業后,北京市首家獲得批準開設工藝美術專業的高校。2018年,學院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參與院校名單”,成為北京市9所“研培計劃”參與院校之一。 開展研培工作以來,學院將非遺研培與對口幫扶精準扶貧工作緊密結合,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助力精準扶貧;注重幫助非遺傳承人群解決發展難題,拓展應用空間,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授人以漁”,增強脫貧致富本領 “去年和今年舉辦的玉雕、漆藝研修班,我們先后向北京對口支援和扶貧協作的河北曲陽縣與湖北竹溪縣進行了定向招生。”北京城市學院非遺研培項目負責人、工藝美術系主任陳秋榮說。 研修班學員在認真制作漆藝作品 據了解,在學院2020年漆藝研修班的20名學員中,有一半是來自竹溪縣。 竹溪縣是秦巴山片區重點貧困縣,通過 “生漆產業復興、傳統漆藝振興”非遺精準扶貧項目與北京市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在北京城市學院,記者見到了來自湖北竹溪縣的學員王磊,他所在的村子——竹溪縣匯灣鎮土地梁村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剛剛結束30天非遺研修課程的他,收獲滿滿。 “家鄉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只剩老年人和孩子留守在村子里,村莊大部分的土地流轉,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無法為村鎮增收。”作為村支部書記,王磊最擔心的就是外出務工的村民返鄉后,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王磊(左一)與其他學員交流探討 沒有支柱性的產業,貧困村的帽子就一直摘不掉。王磊表示,“好在竹溪是全國生漆主產縣,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我們可以將大漆技藝普及全村,讓村民通過自己的能力增收致富。” 此次研修班的學習經歷對于王磊來說,意義非同小可。“沒想到我能進步這么大。”他說,研修班不僅在實踐層面給予了詳細具體的指導,還在理論、思想層面,尤其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思維上給予了他深刻的啟迪。 “回到家鄉,我會把從這里學到的技藝和創意帶給村民,邀請專業的設計師為村民講課和設計產品,把村民培養成專業的手藝人,負責各個環節的生產,形成閉環產業鏈,讓非遺助力精準扶貧。” 據悉,自承辦“研培計劃”以來,北京城市學院已連續開展非遺研修班3期,累計培訓學員60人。 解決工藝難題,推動非遺向產業化轉變 據陳秋榮介紹,今年的漆藝研修課程主要圍繞“技藝、設計、產業”三大板塊的內容開展。 在他看來,漆藝的傳承發展不僅要打破區域間的技藝壁壘,還要結合不同的材質進行融合創新,與現代生活需求實現有效對接,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產品品質,以豐富的題材、樣式、功能、類別等延伸手工藝產業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將漆與陶融合并創作出成品是本期漆藝研修班的重要內容。”據了解,設計、制作出各不少于5件漆、陶工藝相結合的餐盤和筷子架,是每位研修學員畢業前必交的“答卷”。陳秋榮表示,“這需要做很多方面的技術處理,比如解決干燥問題。” 陳秋榮為學員們做指導示范 同時擁有漆藝博士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身份的陳秋榮,還是本期課程的主講教師之一。他根據文獻資料和數十年的實踐經驗,讓原本需要30多個小時解決干燥問題的漆陶作品,僅用1個多小時就得以完成。 研修學員陳少彬 來自福建的學員陳少彬通過此次研修培訓受益匪淺,“研修班的學習讓我在技藝上精進不少。”他表示,以往的大漆產品大都以木作為胚底,上色難度較小,制作手法也較為容易。而這次的學習則是以陶為基底,讓產品的質感大大提升。他希望回去后把最前沿的手藝融入到公司產品的開發中,將技藝與產業結合,創新思維進行研發,學為“商用”,進一步打開公司產品銷路。 名師帶徒,讓非遺傳承后繼有人 在專業化非遺人才培養上,北京城市學院探索出了一條較為成熟的道路,不僅將景泰藍、花絲鑲嵌、玉雕、雕漆等國家級非遺項目引入課堂、轉化為課程,還特邀李春珂、劉紅立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建立了包含漆藝、木工藝、玉石雕等10間特色工作室,采用校內教授、名校畢業的優秀教師隊伍和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學模式,走出傳統工藝美術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之路。 目前學校已與中國工美集團、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揚州工美集團、曲陽雕塑文化產業園等工藝美術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并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北京燕京八絕協會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校企合作,大師工作室引領,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助力學校非遺專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