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益 求 精
藝 善 盡 美
文 脈 傳 承
創 新 發 展
北京城市學院文化遺產學部前身為工藝美術系,2025年正式更名為文化遺產學部。作為北京市較早開展文化遺產保護與工藝美術教育的高校之一,學部自2012年教育部恢復工藝美術本科專業以來,成為北京市首家獲批設立該專業的高校,并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形成涵蓋文物與博物館學、文物保護與修復、工藝美術專業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目前,文化遺產學部已建立中職七年制貫通、專科、本科、研究生四個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涵蓋文物與博物館學、文物保護與修復、工藝美術三大專業,涉及歷史學、藝術學、理學三大門類。學部秉承“工益求精、藝善盡美”的精神,圍繞“文脈傳承與創新發展”的目標定位,以文物為框架、工藝美術為基礎、科技為手段,形成獨特的“新型師徒制”培養模式,注重實踐實訓教學,致力于培養符合現代文化遺產保護需求的文物修復技術人才、博物館管理與策展人才、文化遺產活化及工藝美術與文創產業應用型人才。
學部擁有一支結構合理、交叉學科背景深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由中國首位漆藝博士、文物保護修復專家陳秋榮教授擔任學科帶頭人。教師團隊匯聚了畢業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東京藝術大學、倫敦藝術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博士、碩士,同時聘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文博專家深度參與課堂教學與實踐指導,確保學術研究與行業需求緊密結合。學部師資團隊的學科涵蓋廣泛,形成了考古學、社會學、地質學、藝術學、文物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體系,二級學科涉及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文化遺產與博物館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民俗學、古生物學及地層學(古人類學)、藝術學理論、美術與書法、設計等多個領域。這支多元化、跨學科的教師隊伍為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修復及傳播提供了堅實的學術支撐,在文化遺產保護、文物修復與活化利用、博物館管理及工藝美術創新等方向形成了獨特的學科優勢。
在教學實踐方面,學部設有完善的專業實驗室和工作室,包括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漆器修復實驗室、陶瓷與金屬修復實驗室、數字文物實驗室等,為學生提供完整的文物保護與修復實踐教學環境。同時,學部與國內外知名文博機構、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博物館及文化企業建立了廣泛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行業實踐機會、科研合作及就業對接,推動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的無縫銜接。
文化遺產學部在堅守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核心價值的同時,不斷探索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的融合,推動文物保護的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發展。以北京市“全國文化中心”的戰略定位為依托,學部積極服務京津冀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助力文化強國建設,提升博物館行業、文化遺產管理與文創產業的社會影響力,為北京市及全國文化遺產行業輸送高水平復合型人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活化及國際傳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