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層次:本科
學位授予門類:管理學學士
一、 專業簡介
1985年,我校設立了會計學專業,2003年會計學專業取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成為校級“十二五規劃”首批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7年參加了北京市教委的專業評估試點,特色排名第5;2020年獲得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立項;2020年,獲批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1年,專業獲得學校優秀就業專業;2022年,《財務管理》課程團隊獲得北京市思政示范課、教學名師與團隊稱號,2023年,專業順應北京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智能會計、智能財務課程模塊,培養數字思維與專業能力兼備的復合型高層次會計專業人才。
在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專業始終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為北京市各單位特別是企業培養了約萬名合格的應用型會計本科人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培養方案、專兼職結合的強大師資隊伍、系統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豐富的行業合作資源,為我專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社會的認可。由于專業定位與培養過程緊密貼合市場需求,學生就業率近年來均超過學校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符合北京區域數字經濟發展及行業市場對會計“復合型”人才職業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個人修養,具有創新創業素養和數字思維;掌握會計事項和財務問題的分析、判斷、處理以及決策的方法;掌握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能夠根據海量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并輔助支持企業決策,具備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兼具創新與終身學習意識和廣闊視野,能夠不斷自我完善以適應會計行業發展要求,畢業后能夠勝任北京地區注冊會計師行業、科技企業以及財務共享中心中高端崗位的應用型、復合型新商科會計人才。
三、培養特色與優勢
會計學專業始終秉承:以區域職業需求為導向,服務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定位北京高端服務業會計人才需求的差異化目標定位、以“厚基礎重特色”的“雙螺旋”驅動人才培養模式為路徑,形成了校企行聯合,產學研協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色。
(一)以職業需求為導向,校企合作培養
專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以會計師、稅務師、管理會計師等職業需求為導向開展會計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到專業實習實踐,與企業、協會緊密合作,貼合職業需求。2014年起,專業陸續與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匯智科技、中聯集團等開展合作,進行了《CPA專業實習項目》、《北注協定向班》項目、《北注協聯合培養班》項目、《匯智特訓營》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評價是: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良好的就業情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生源,會計學專業的招生人數持續穩定。
校企合作簽約、探訪
(二)雙師型師資隊伍
會計學專業擁有38名教師,其中專職教師20名,兼職教師18名。具有教授、高級會計師及以上職稱占比80%;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的博士占比40%;持有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律師證等職業資格證書或從事過實踐工作的雙師型師資占比80%。
教師團隊省部級教學獲獎
(三)雙證融通的學習路線圖培養方案
專業將初級會計職稱、管理會計師、CPA、財務大數據分析師等行業崗位需求的職業證書課程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有機融合,通過校內學習,實現雙證融通,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助力。同時,高年級設置課程模塊,輔以相應的校企資源做支撐,從課程、畢業設計、專業實習以及就業等多個維度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課程設置
按照會計學國家質量標準,專業教學體系中設置了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以及專業模塊課程,其中專業核心課程包括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高級財務管理、成本會計、財務報表分析、審計理論與實務、會計信息系統、VBSE財務綜合實訓,專業模塊課包括智能會計、智能財務模塊,開設包括財務共享理論與實務、大數據財務、數智沙盤等。
五、實習實踐
本專業重視實踐能力培養,實踐教學活動分為校內和校外兩個環節。
1.校內實訓環節:包括內嵌于專業核心與基礎課程中的案例分析、實務操作和演練等實訓環節,以及獨立設置的校內實訓課程開展的實訓環節,如VBSE財務會計實訓、會計信息系統(用友U8)、納稅申報實訓、會計手工實訓、審計綜合實訓、財務共享理論與實務等。同時,專業還為學生搭建了校內創新實踐訓練平臺---“校內創新實踐訓練營”?;谠撈脚_,專業搭建了“會計師孵化營”、“管理會計師訓練營”、“財稅咨詢工作室”、“財務大數據分析工作室”以及“評估師學苑”等會計職業社團,由專門的指導教師指導,引導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種類豐富的課外活動,包括:會計技能大賽、財稅知識大賽、科云杯案例大賽、全國商業精英挑戰賽、企業競爭模擬、創業大賽等,受益學生累計約400人次。學生在專業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篇,參與各類競賽和項目多項。
會計學專業學生參加省部級專業競賽獲獎
校內創業項目答辯、社團競賽頒獎
學生各類大賽獲獎證書
2.校外實踐環節:專業依托豐富的校企資源,通過集中+分散的原則在大四學年完成專業實習以及畢業實習。
目前我校會計學專業已與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興華會計師事務所、華財會計服務公司以及匯智科技等多家單位簽訂了實習基地合作協議,與金蝶、用友北分等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外部保證。通過與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戰略合作,專業在校企合作模式方向探索出了“專業實習項目”、“定向班”項目以及“聯合培養班”項目等多種合作形式,累計為北京地區會計師事務所輸送400多名實習實踐人才,多名學生在事務所就業。
學生專業實習
本專業擁有多個設備精良的現代化實訓室,如會計全景仿真實訓室、獨立審計實訓室、參與式教學實訓室、VBSE財務實訓室等,為順利開展校內實訓教學提供了優質保障。
專業實訓室
六、培養成果
會計學專業經過近40年的發展,在學生實踐能力、綜合素質培養方面、教師科研方面以及教學方面,形成了一批有影響的專業實踐活動與成果。
(一)專業學生入選“第四屆首都道德模范候選人”:我校會計專業2010級蔣夢媛、劉雪、孫怡三名同學,因勇救車禍遇險八旬老人的感人事跡,經市文明辦組織專家評審,入選第四屆首都見義勇為模范正式候選人。三名同學和其他29名候選人的簡要事跡和照片已在北京日報、千龍網、首都文明網向社會公示。
(二)學生深造比例持續提升:針對大四擬深造考研學生,專業有針對性提供國內、國外深造等學業發展專項服務。過去三年,專業學生考研上線率達到43%,專業多名學生考取北京工商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名校攻讀會計專碩;多名學生前往英國華威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等國外高校深造。
(三)學生榮獲全國商業精英挑戰賽獎項:本專業自2010年參與該賽事以來,參賽學生累計約570人次,獲得一等獎3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15個,并獲得三次優秀組織獎。自2012年12月,我校學生閆麗琳、黃琦、曾家云、馬歡、陶夢媛、王迪六名同學首次獲得第六屆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財會專業競賽全國總決賽本科組二等獎起,每年都有學生社團斬獲獎項。2023年,王欣禹等同學團隊獲得全國商業精英挑戰賽會計與商業案例大賽三等獎3項。
(四)學生獲得“挑戰杯”首都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獎項:從2008年開始,會計專業學生開始參與該大賽,初選參賽項目累計約185項,進入復賽項目累計達12項,參與學生累計約500人。獲得北京市金獎1項、銀獎6項、銅獎9項。其中《“依舊源”北京高校圖書舊物循環有限責任公司商業策劃書》獲得2008年度金獎;2018年陸續有2個項目獲批入駐北京市高校創業孵化器;2019年7月,專業學生馬詩瑤、郭世晉、趙文淇團隊的《黑水虻農業生態循環經濟設計方案》項目榮獲2019年首屆北京市大學生節能節水低碳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特等獎;2020年專業學生承擔的《“趣團花”探索單品花互聯網銷售新模式》項目成果獲得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2023年《“寸草春暉”小程序》項目獲得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
(五)學生獲得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0年,我校開始參與教育部發起的該訓練計劃,截止2023年,專業學生累計承擔完成項目73項,參與人數達213人,其中17項獲批“國家級”新星計劃項目,27項獲批“北京市級”新星計劃項目。2023年,8位專業學生作為主持人,在北科院專家指導下,完成了包括《北京數字技術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基于招聘信息數據的北京數字經濟人才需求挖掘與分析》等創新訓練項目8項,項目成果將陸續公開發表。
七、發展前景
(一)政府與行政事業單位
從歷年公務員招聘職位看,除財政、稅務、審計部門對會計專業人員有大量需求以外,其他行政部門對會計專業人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會計專業學生在應聘國家公務員時具有最大的可選擇范圍。
(二)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服務機構
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及國內眾多會計師事務所每年都需要引進大量的執業注冊會計師和不同級別的助理人員,行業特有的合伙人制度則為本專業畢業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了條件。會計服務公司、財務共享中心等專業服務機構近年來也提供大量的財務會計崗位。
(三)企業與金融機構
無論是大型上市公司或國有企業,還是一般民營企業,都設有獨立的會計核算部門,內部控制健全的大型企業還設有內部審計部門,這些都是本專業學生的主要就職方向。另外,金融機構因其業務的特殊性也大量招收具有會計專業背景的從業人員,成為近年來會計專業學生又一主要的就業領域。
(四)國內考研或出國深造
此外專業還積極參與學校與英國華威大學、英國赫爾大學和美國新澤西大學國際合作,并組織學生參加國際交流活動。學生可以通過合作項目實現考研、訪學以及國際夏令營等活動,另外專業還為學生提供赴美帶薪實習等,累計受益學生約45人次。1名赴美帶薪實習學生已順利在畢馬威事務所就業。
暑期國際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