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層次:本科
學位授予門類:管理學學士
一、專業簡介
旅游管理專業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開始本科招生,2009年獲批北京市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北京城市學院是北京市最早成立旅游管理專業的院校之一。旅游管理專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緊跟市場需求,開展學科交叉融合,與行業發展及新技術應用同頻,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歷經多年努力,在人才培養模式、師資團隊、課程建設、教學資源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獲批市特色專業榮譽。
近年來,專業抓住“旅游+”產業融合為旅游類復合型人才帶來了多層次、多崗位的立體化就業崗位和發展機會,持續在“智慧旅游”“新文旅”“旅游新媒體”特色人才培養上探索創新,為國家特別是北京地區旅游業發展培養和輸送了大批高素質應用型旅游專業人才,贏得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二、培養目標
旅游管理專業培養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具有社會責任感、公共意識和創新精神;掌握管理學、經濟學、旅游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國內外旅游業發展業態,具備一定“旅游+”創新意識和交叉學科學習能力,能夠運用大數據開展旅游產品創新、旅游服務、旅游精準營銷和旅游服務管理的能力,能在現代旅游產業及相關領域,如各級旅游行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旅游住宿業、旅游規劃、智慧旅游、旅游電子商務等方向,從事產品策劃設計、旅游整合營銷、項目運營管理、旅游服務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復合應用型人才。
三、培養優勢
(一)“政行校企”協同,助力人才培養
專業充分發揮學校區位優勢,通過“校鎮融合”推動專業發展和建設,與順義區楊鎮政府及多家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為學生搭建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平臺;與行業內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共同助力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如眾信旅游、康輝旅游、山海邊國際旅行社、攜程網、首旅集團、中青旅、神州國旅、北京環球影城、麗思卡爾頓酒店、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等在內的30余家單位,為學生除在校內進行專業課程學習之外,在社會實踐、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環節提供企業實踐機會。



學生在各大旅行公司實習實踐
(二)學科交叉融合,培養智慧旅游人才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深化“互聯網+旅游”背景下數字時代的旅游發展新方向,本專業緊扣行業發展需求,結合自身專業發展優勢,通過豐富的專業基礎、核心、拓展課程,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本專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多門混合式教學改革課程,如《旅游學概論》《客源國概況》《新媒體營銷》等,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知識講解與技能應用環境。在專業課程學習中,學生通過熟練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旅游學概論、旅游接待業、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費者行為等旅游管理類專業理論知識與方法。同時,專業設置拓展性課程,例如新媒體營銷、平面設計與視頻剪輯、大數據等課程,培養學生在新媒體時代下營銷宣傳、技術技能、數據分析等能力,更好地適應旅游智慧化管理、人工智能在旅游業中的應用。此外,專業為學生提供客源國概況、跨文化交流、旅游服務英語等課程,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和素養水平,擁有更豐富的文化知識儲備,適應“文旅+”和“文旅融合”的發展模式;擁有更寬的國際視野,了解不同層次、不同地域或不同國度的旅游市場特征,放眼國內外拓展更為廣闊的旅游發展方向。
(三)“雙師型”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兼職師資隊伍11人,碩士及以上學歷占比100%,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占比54.5%,“雙師型”教師占比80%以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經驗豐富。任課教師中不僅有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海歸教師,還有來自行業內的精英、資深業務經理、專家等。實踐教學均由具有豐富旅游及平臺運營經驗的行業教師講授,確保實踐教學的知識、技術和方法緊跟行業發展,滿足學生發展需要。
(四) 注重優秀生培養
本專業實行“三全”育人教育,人才培養“以生為本”,開展優秀生培養計劃,幫助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專業鼓勵優秀生積極參加科研實踐工作、學科競賽、社會服務項目,為優秀生定期安排專家講座、配備優秀導師等,并優先推薦優秀生進行實踐、實習及就業。同時,為適應大數據發展趨勢,可根據需求情況開設旅游大數據、文化旅游等模塊課程,提升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實踐場域,構建全鏈條育人體系。

獲獎證書
(五)豐富的第二課堂
專業建有3個專業社團,通過組織專業活動、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專家講座、社會實踐、研習行業動態等,實現學生興趣培養與專業發展相融合。
BCU“隨心行”社團旨在探索自媒體旅游與創意旅游行業發展,拓展學生“新媒體背景下”旅游路線規劃技能,提升學生旅游產品定制,旅游營銷策劃與自媒體創意旅游技能,為學生未來擇業或就業拓展渠道;X-融媒體未來星社團旨在發揮專業特色,以專業化和實用性為導向,通過舉辦各類融媒體活動,利用數字化多媒體平臺,不斷拓展融媒體渠道和資源,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切實幫助學生職業多元延展化發展做好準備;V-shine社團致力于為同學們打造良好的形象氣質,提升審美觀念和樹立自信心,指導學生參與模特技巧、平面拍攝、舞臺節奏等相關的專業訓練和校內外的活動,拓寬職業選擇做準備。




行業專家講座及活動




學生專業社團活動
(六)專業培養特色
1.實行“三全育人”教育
本專業秉承“以人為本”育人理念,實行“三全育人”教育,針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在思想教育、學業指導、科研創新、個人發展等方面進行全面、立體化的全程指導,實現個性化、差異化教育。
2.學科交叉+技術融合
一方面,專業結合旅游產業與文化等其他產業聯動融合發展的需求,通過新媒體運營、創意旅游、大數據、自媒體旅游、文旅融合等相關學科課程,突出融合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另一方面,結合移動通訊、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消費場景,將大數據、新技術、新休閑、新交通、新媒體和新游客的旅游業新常態作為專業發展新動力。加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多學科知識集成、雙創思維轉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以滿足旅游業對高層次、寬領域、多學科知識結構的跨學科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3.創新創業與實踐教學特色
通過開設創新創業、創意旅游等課程,突出旅游創意、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同時,通過實踐環節、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等方式,促進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開展實地調查和研究,培養發現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升學術思維與研究能力,將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綜合能力。專業學生多次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并獲得國家級、市級課題結項。



2020-2022年大創項目結題證書
建立“多層次、分階段、綜合性”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體系由專業實習、畢業實習、課內實踐與實驗課程等多層次組成,并由易到難安排在大學學習的不同階段。大四學生安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提供行業特色企業實習就業崗位和機會,為學生提供更多職業發展方向的選擇。
四、課程設置
本專業除基礎通識類課程外,主要專業核心課程包括旅游學概論、旅游接待業、旅游市場營銷、旅游目的地管理、酒店與餐飲管理、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法規與政策、旅游經濟學、旅游市場營銷、旅游消費者行為學、跨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國概論、管理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產業管理、服務心理學、新媒體營銷、大數據旅游等。
五、實習實踐
(一)“三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
專業根據人才培養規格設定“三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單門課程實訓環節--獨立設置實訓課程--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在校內實訓中心完成核心技能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模擬訓練;通過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指導學生在滿足條件要求的情況下進入旅游行業相關企業實習,讓學生與崗位進行零距離接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現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逐漸轉變;通過畢業論文環節,指導學生真題真做,將在實踐中發現的問題、感興趣的問題,通過開展學術研究進行理論提升,實現理論學習-實習實踐-理論總結的螺旋式遞進,從而幫助學生夯實理論水平、提高服務技能和管理能力。
(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專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必備條件,是實施高等教育的基礎條件和關鍵環節。本專業積極推動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除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外,與旅游行業建立廣泛聯系,建立了眾信旅游、中青旅、康輝旅行社、山海邊國旅、翠微旅游、在路上大交通、北京環球影城、麗思卡爾頓酒店、中國國旅、神州國旅,以及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北京加速量子航空等多個合作企業組成實習基地群。同時,專業堅持每年開發新的實習實踐資源,保障專業的實訓、實習順利完成。




專業實習單位招聘會現場
六、培養成果
(一)學生參賽成果
北京城市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積極響應國內外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及其對文化旅游人才素質的新要求,銳意改革。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注重校企行協同合作,注重學生理論培養與實踐技能提升,著力打造學生第二課堂與專業社團發展,同時在“旅游+”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中,也積累了豐碩成果。




學生參與專業賽事獲獎情況
(二)優秀畢業生
2020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共42人,在畢業實習就業階段以集中實習或分散實習方式,陸續進入文旅集團、企事業單位、餐飲酒店服務業等校外實習實踐單位。在實習過程中,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表現出色。其中,20級專業學生通過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所屬事業單位考試,順利入職北京門頭溝云居寺景區,擔任景區宣傳管理相關崗位。
本專業入職山海邊國際旅行社的黃同學因具備優秀的直播、營銷能力,在實習中后期成為企業主要的旅游產品主播人員,并在實習期滿后順利轉正,成為企業中級管理層儲備人才。
2023年在眾信旅游集團實習的4位20級同學也以優異、踏實的工作表現,展現了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習中所積累的專業能力與素養,獲得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并在實習結束后順利與企業簽訂三方協議,留企繼續工作發展。
教育部就業育人項目--北京禮信年年餐飲有限公司錄用的本專業的2名同學,在出色完成實習工作后,以優異的表現獲得單位認可,在轉正后確認承擔項目經理一職。



學生眾信旅游集團上崗工作

學生禮信年年上崗工作
七、發展前景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指出,要以科技創新為基礎,推進“科技+文化+旅游”,提高產業動能,培育和擴大新消費市場,催生文化旅游新業態,推動產業和公共服務升級。 旅游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
旅游管理專業應緊密跟隨行業趨勢,抓住新時代下“新政策、新經濟、新媒體、新消費模式”為旅游類人才帶來了豐富的多層次、多崗位的立體化就業機會,立足培養“智能化旅游服務、智慧旅游管理、個性化旅游定制、全球化旅游服務推廣、文旅產業融合”等方面的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國內外各大旅游公司、公園景區、酒店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從事產品策劃設計、產品整合營銷、項目運營管理以及服務管理等工作,也可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文化產業相關單位從事服務與管理等相關工作。




學生凱撒旅游、大興機場、在路上、中青旅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