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為學習中藥智能制造經驗,生物醫藥學部和信息學部骨干教師在學科帶頭人喬延江教授、王志良教授的帶領下,前往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連云港的中藥生產車間、中藥制藥過程控制與智能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調研學習。
公司生產總監徐殿紅、智能化研究所張欣博士就現代中藥數字化提取精制工廠、智能制劑工廠建設過程中的智能化設計和智能監控進行了詳細介紹。數字化提取精制工廠中的兩條自動化生產線僅需少量人工干預,即可完成熱毒寧注射液、肉蓯蓉總苷中間體的智能提取。利用在線近紅外檢測等感知技術實現中藥制造過程中的智能感知,并建立中藥制造過程知識管理系統(PKS),實現制造過程的反饋閉環控制。

參觀后,雙方就中藥智能制造展開研討。喬延江教授指出,明確有效物質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過往關注的重點是有效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其物理性質長期以來被人們忽視,值得重視。王志良教授指出,智能化的概念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演變,當前中藥智能制造的重點是基于生產和研發的物理框架搭建AI模型,探索約束機制。生物醫藥學部和信息學部主任分別介紹了我校學科交叉平臺數字孿生、智能制造的特色和未來規劃。

雙方對接需求,就未來工作規劃的合作點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