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學院于2024年12月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李京生全國老藥工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按照通知文件要求,工作室重點圍繞李京生老藥工特色技藝“北京地區半夏曲等發酵類中藥的制作技藝”從條件建設、傳承模式、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2025年3月15日,李京生全國老藥工傳承工作室第1期培訓講座以《談談曲類中藥》為主題,通過騰訊會議、B站等多個平臺同步直播,共946人次中醫藥從業者通過云端共同上線學習。

本次講座由項目負責人楊春梅對工作室情況和李京生教授進行了簡要介紹,由北京王府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學部主任郭丹丹全程主持,并安排了課程答疑環節。
李京生教授首先系統梳理了曲類中藥發展脈絡,結合《本草綱目》等古籍,詳解六神曲“六神”名稱源流及端午、三伏等傳統制曲時令的古文記載,接著重點介紹了北京地區六神曲、建曲、半夏曲、采云曲、寒食等10種代表曲劑的制法。在以北京地區曲劑制法講解的同時,重點以六神曲、半夏曲、沉香曲為例,對比分析了吉林、江蘇、湖南、陜西等地和北京的炮制規范在該品種原料組成、配方比例、發酵時間和發酵終點的差異,對六神曲生品不合格和炒制品不合格情況進行詳細分析,還就醫院使用曲類、對曲類的臨床研究應將中醫與中藥結合開展聯合研究提出建議,加強質量標準研究,保證飲片均一性。

講座結束后,李老師回答了線上有關曲類組方有關鮮品、干品藥材處理和配比等問題。通過講座學習,我們從整體上對曲類中藥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也對目前該品種的使用現狀及相關標準差異有更清晰認識,為曲類中藥的進一步研究拓展了方向和視野。
